电话:0514-82053068
传真:0514-87514680
邮箱:jsmyswkj@126.com
地址:扬州市高新产业开发区毛圩路1号金荣科技园
胸痛是急诊室常见症状。约1/5的胸痛病人*终被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(ACS)。在急诊室如何迅速准确排除ACS,特别对ECG、肌钙蛋白均阴性的胸痛病人如何正确处理是更大的挑战。
常规AMI检测项目多为心肌坏死后产物,往往出现比较晚,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由心肌缺血导致的ACS患者,因症状隐匿被漏诊而未入院治疗,其死亡危险性比住院者高1倍。
什么是IMA(缺血修饰白蛋白)?
IMA 系血清白蛋白( human serum albumin,HSA) 流经缺血组织时产生的。当组织缺 血/再灌注时,组织局部反应性氧化产物增多、机体 酸中毒、组织细胞膜上各种离子泵遭到破坏,导致血 液中白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,与过渡金属钴结合能 力降低。这种因改变结构并与过渡金属钴离子结合 能力降低的白蛋白称为 IMA。
IMA是心肌缺血发生后细胞坏死前的一个早期指标,其升高的水平还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相关。临床上,IMA主要应用于急性心肌缺血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(ACS)早期辅助诊断。
IMA的临床应用
01
临床意义一: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
1. IMA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指标。其敏感性明显高于传统生化标志物,在心肌缺血发生3~10 min内浓度即开始升高,心肌再灌注后在血液中的浓度可持续6~12 h。
2. 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(ACS)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的灵敏度是ECG的2倍、cTn的4倍。
02
临床意义二:在ACS患者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
1. ACS 患者行再灌注治疗时可造成血管及心肌损伤,仅靠临床症状、体征和心电监护难以发现,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心肌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时释放入血,则IMA 可用于冠脉事件即PCI术后判断指标。
2.IMA可作为术中侧支的闭塞、一过性冠状动脉痉挛、微血栓导致缺血的生化指标。
03
临床意义三:评估 ACS 患者预后
1. IMA 与ACS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及1年病死率存在正相关;
2. IMA 可用于评价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行 PCI 术后的预后及短期病死率;
3. IMA 浓度升高水平与 ACS 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存在正相关。
04
临床意义四:早期辨别急性脑卒中生化标志物
IMA值可作为早期辨别急性脑卒中生化标志物,脑出血发作初期,其中位数水平增加。
IMA项目优势
1、IMA较cTn、H-FABP的优势
① IMA在心肌缺血数分钟后即可释放入血,心肌坏死后cTn、H-FABP释放入血。单纯靠cTn等心脏标志物作出ACS诊断将迟于ACS的实际病程,早期可能漏诊。
② cTn、H-FABP是心肌坏死诊断标志物,其检测可避免心肌进一步损伤的发生。
③ 若疾病发生的同时采血,则cTn、H-FABP并未升高,对诊断意义不大。
④ cTn升高并不全都是急性事件所致。对于ACS患者来说,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,确诊心肌缺血的高危患者,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措施,不能仅仅依靠cTn、H-FABP。
2、IMA较心电图(ECG)的优势
① ECG诊断心肌缺血简单迅速经济,ST段与T波改变是心肌缺血和损伤的特征,但ECG诊断的灵敏度不够(UA约为35%,AMI为50%,有10%的IMA患者是正常的)。
② 缺血的发生往往是一过性的,而缺血ECG改变是实时的。因此,若做ECG时没有心肌缺血,则ECG正常。某些治疗措施可能对ECG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,如硝酸酯类药物可能会掩盖缺血ECG改变,从而干扰诊断。
③ IMA则对心肌缺血具有反应迅速、诊断灵敏度高的特点。
3、IMA与ACS(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)
① IMA 对预测近期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阳性率达94.4%。
② 对于诊断ACS,IMA 有相当高的灵敏度(>80%),但是特异性较差;联合ECG 与cTn 能提高对ACS早期诊断的敏感度;IMA 高的阴性率可以作为ACS 排除诊断的指标 。
③ 联合H-FABP和IMA 比单独使用IMA 有更好的灵敏度( 96.3%,95% CI: 92.2%~100%) 和准确度( 92.6%,95%CI: 87.7~97.5%) 。
④ IMA 检测有助于ACS 患者不良预后的判断。